单人单骑摩旅经过传说中的13朝古都西安,却又因为传闻中的治安以及当地对摩托车的各种严苛和不太友好,并没入城遛弯儿的打算。按照回杭州的最近路线导航,沿途倒也顺便打卡了一些人文景点和古迹,而这座大秦寺就是其中之一,寺内的“镇仙宝塔”更成为意外收获,它那倾斜10度左右的古朴身姿,着实令人惊叹。
其实当天的目的地是旁边的“化女泉”,只是因为景区貌似已经倒闭,注意到旁边的半山腰竟然屹立着一座古塔,便沿旁边的蜿蜒小道继续深入,然后才跟这来历不凡的“大秦寺”不期而遇。参考相关资料,寺庙原来跟我们心里想的“大秦帝国”没什么关系:“它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,公元7世纪中叶,罗马基督教传入中国内地,当时称为‘景教’,因唐代时称罗马为大秦国,所以称该教为‘大秦景教’,称景教寺院为‘大秦寺’”。
巧合的是,当我进寺打卡的时候,正好有位文质彬彬的居士和主持在古塔一侧的大树下喝茶吃水果,那悠然自得的氛围不禁令人陶醉起来,而看他们也颇有些“仙风道骨”似的。见有陌生人进来,老先生非常热情,竟然似主人一般招待并“相谈甚欢”,还给我介绍了不少西安郊外比较冷门的去处,和尚倒是浅笑不语,旁观一会儿后大概觉得无趣,就悄悄地撤走进了厢房,再不肯露面。
可惜这时的我其实已经有点“归心似箭”(毕竟出来摩旅已经有60多天),虽然在地图上把先生建议的去处都收藏了一遍,但当天并没有去打卡,而这也是自由和“自由”最直接的区别,说走就走或者想留就留,哪有那么容易呢?除非你断了七情六欲,最关键的是还得账务自由,呵呵。
跑题了,言归正传,这座大秦寺在历史上也曾经非常了不得,据碑石记载,唐贞观九年(635),景教传达教士阿罗本率教团来到唐都长安,请求传教。唐太宗对该教的入传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,并给予了礼遇和恩宠,颁诏准许阿罗本建寺传教。朝延遂在长安、洛阳等地建立了景教寺,周至大秦寺为此时所建,由于初唐几代皇帝对景教崇信和保护,该教发展迅猛,一度流行全国各地,曾创造了一个“法流十道”“寺满百城”的辉煌时期。
毫不意外的是,在岁月悠悠和风雨沧桑中,这座千年古寺也曾三易其主,景教之后,道教占据过,佛教也曾占据过,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。直到清嘉庆年间(1796—1820),白莲教义军转战周至,大秦寺终被焚毁,唯有大秦古塔得以幸存。不过翻阅多方信息,并没找到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倾斜的记录。
据金石资料记载,大秦寺宝塔原名“镇仙宝塔”,唐贞观年间始建,迄今1360多年历史。该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,通高40.90米,内砌圆直径为10.86米。四面错落券门,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通塔顶,该塔造型古朴,美观大方,被誉为我国古塔中之佼佼者,特别是该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,这些都是研究古代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。
作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针对“古塔年久失修,塔身裂缝,塔体向西北方向倾斜2.76米”岌岌可危的状态,相关部门在1999年拨专款近百万元对宝塔进行过抢险加固和维修。2000年8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大秦寺的保护纳入“中国丝绸之路保护项目”。2001年10月,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将大秦宝塔及大秦寺列入《世界建筑遗产名录》,所以我们眼前的斜塔,可能并没想象中那么脆弱哦,它可是受全世界关注和保护的古迹呢!
图文原创:阿陆,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,欢迎转发、分享、内容指正、评论、关注和赞赏,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,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!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“盗版”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。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,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、代拍、代打卡服务,欢迎洽谈,附赠所有拍摄素材。
关于交通,看到网络上有些文章喜欢把大秦寺定位成:“中国西安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”,实际上应该是“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大秦寺景区(塔峪村路东290米)”。因为寺前小路比较狭窄,两边杂草长势太好,自驾过去的话比较考验驾驶员技术。公共交通不太方便,最近的车站叫“鹿马村”,距离寺庙两公里,乘坐周至101路或周至106路可达。
华亿配资-华亿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广州股票配资平台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