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入 2025 年,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全新的转折点,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后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近期,中央一系列重磅发声,如同激昂的冲锋号,全面拉开了 2025 年下半年楼市 “救市风暴” 的大幕。这些举措,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、宏观经济的健康前行以及民生福祉的保障,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政策导向:稳楼市成为经济工作重点
2025 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着重强调 “稳住楼市”,将其纳入总体要求,并提出 “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”,这种详尽的表述,凸显了稳楼市工作在当下经济布局中的关键地位。从政策导向来看,“稳住楼市股市” 的明确提出,意味着在 2025 年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中,房地产风险防范被置于突出位置。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,其风险对地方财政稳定、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稳定性有着广泛影响,促使政府坚定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。
在货币政策上,央行积极作为,释放出大量流动性。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 0.5 个百分点,这一举措为市场注入约 1 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。降准后,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多,一方面为房地产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,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,助力项目开发建设;另一方面,购房者的贷款审批流程可能更加顺畅,贷款额度与利率也有望得到优化。与此同时,政策利率降低 0.1 个百分点,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.25 个百分点 ,5 月 20 日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也迎来调整,1 年期 LPR 和 5 年期以上 LPR 分别下调 10 个基点,降至 3.0% 和 3.5%,切实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,刺激了更多有购房意愿的人群积极入市。
住建部也明确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,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各地积极响应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房地产支持政策。一些城市为吸引人才,推出购房补贴、落户优惠等政策,鼓励人才购房定居;部分城市则对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更新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,改善城市居住环境,提升房地产市场的吸引力。例如,杭州、成都等城市通过 “城中村改造货币化” 释放住房需求,带动房价环比上涨。
国常会召开会议聚焦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,着重指出要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并强调相关举措要直达企业和群众,提高落地效率,确保实施效果。6 月 13 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要求 “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,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,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,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,从稳定预期、激活需求、优化供给、化解风险四个关键维度,全面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稳定轨道。
央行降准,释放万亿流动性
2025 年 5 月 7 日,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 0.5 个百分点,为市场注入约 1 万亿元长期流动性。这一举措对房地产市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。一方面,商业银行放贷资金增多,为房地产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,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,有助于项目的开发建设。例如,一些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的楼盘,可能会因这次降准获得新的资金支持,从而加快建设进度,早日交付给购房者。另一方面,购房者贷款审批流程可能更顺畅,贷款额度与利率有望优化。政策利率降低 0.1 个百分点,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.25 个百分点,5 年期以上 LPR 降至 3.5%。以 100 万房贷为例,30 年期月供减少约 133 元,总利息节省超 4.7 万元。这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,降低了购房成本。
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,在央行降准的背景下,如果有购房计划,可以抓住贷款利率下降的时机。在选择贷款银行时,要多比较不同银行的贷款政策,包括利率优惠、贷款额度、还款方式等。同时,关注银行的审批速度和服务质量,确保贷款申请能够顺利通过并及时放款。购房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,合理规划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,以实现利息支出的最小化。比如采用 “等额本金 + 缩短年限” 组合还款法,较传统等额本息可省息 12% 以上。部分股份制银行首套利率可下浮 15BP,购房者可建立 “利率比价清单” 重点关注此类差异化政策 。
购房门槛降低,需求端政策松绑
需求端政策松绑力度空前。西安、盐城等地将商贷首付比例统一降至 15%,不再区分首套、二套房。武汉对出售旧房后购新房家庭给予 1% 增值税补助,无锡对多子女家庭发放最高 5 万元购房消费券。此外,包括契税税率下调、个人所得税免征门槛提升、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降低等 “四个减免” 政策,以及超 50 个城市推出的购房补贴(如现金直补、契税返还、人才购房券等),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交易成本。
以武汉为例,首套房首付降至 15%,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 20%,叠加契税全额补贴,购买 100 万房产可节省税费约 3 万元,首付仅需 15 万元。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,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购房政策,结合自身家庭情况,判断是否符合相关优惠条件。如果是刚需购房者,尤其是首次置业的年轻人,可以利用首付比例降低的政策,提前实现购房梦想。在选择房源时,要综合考虑房屋的位置、配套设施、户型等因素,不要仅仅因为首付门槛降低就盲目选择位置偏远或品质不佳的房屋。刚需群体可利用 “首付分期 + 公积金组合贷” 杠杆,重点筛选带学位的地铁盘,此类房产溢价率较非学区房高 23% 。改善型购房者则可以关注 “以旧换新” 等政策,通过出售旧房购置新房,实现居住品质的升级,还可采用 “阴阳合同备案” 技巧,合理降低交易税费 。
“好房子” 标准明确,住房品质提升
住建部明确了 “好房子” 的开发标准,重点支持绿色建筑(节能率 65% 以上)、智能家居(覆盖率 80%)、适老化改造(无障碍设施 100% 标配)项目。2025 年 5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从空间设计、居住静谧性、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对住宅品质进行全面升级。这意味着未来市场上的住房产品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居住体验。
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,在购房时要关注开发商是否按照 “好房子” 标准进行建设。可以查看楼盘的相关认证和说明,了解房屋的节能情况、智能家居配置以及适老化设施等。购买符合 “好房子” 标准的房屋,不仅能提升当下的居住舒适度,从长期来看,也更具有保值增值的潜力。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,高品质的房屋在二手市场上往往更受欢迎。例如杭州某标杆项目因标配空气源热泵 + 智能家居系统,开盘去化率达 92%,较周边项目溢价 15%,且在二手市场流通周期缩短 40%,溢价空间达 8 - 12% 。
央行 “白名单” 专项借款扩容,降低房企融资成本
央行 “白名单” 专项借款扩容至 8.5 万亿元,有效降低了房企融资成本,带动存量房贷利率降至 3.09%。这一举措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一方面,缓解了房企的资金压力,减少了楼盘烂尾的风险,保障了购房者的权益。另一方面,存量房贷利率的降低,使得已经购房的业主还款压力减轻,也对潜在购房者有一定的吸引力。
普通购房者在这样的环境下,对于期房的购买要更加谨慎。虽然专项债扩容降低了烂尾风险,但仍要选择信誉良好、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。购房者选购期房需建立 “三维评估模型”:查房企净负债率(警戒线≤70%)、看监管账户资金流水、验工程进度与销售许可匹配度 。对于已经背负房贷的购房者,可以关注银行的政策,看是否符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条件,及时申请调整,以享受更低的利率,还可申请 “固定利率转换”,锁定长期降息红利。
政策的持续利好逐渐在市场层面显现出积极成效,房地产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止跌回稳迹象。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新房价格同比上涨 2.5%,二手房市场止跌企稳,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 8 个月,优质学区房溢价率回升至 15%。这些城市经济实力雄厚、产业资源丰富、人口持续流入,在政策支持下,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,房价逐渐企稳回升。以杭州为例,通过 “城中村改造货币化” 等政策,有效激活了住房需求,带动房价环比上涨。这些城市积极落实中央政策,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,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。但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,这些城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,通过产业升级、人才引进等方式,逐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。
政策实施的 7-9 月是关键时期,广州、南京等城市专项债落地较快,购房补贴、置换补贴等政策将直接降低购房者成本,预计成本可降低 8%-10%。10-12 月则是利率调整的重要窗口,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可能再降 15-20 个基点,房贷利率有望跌破 3%,年底银行出于冲量需求,放贷将更加宽松,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。
2025 年下半年楼市的四大动作,从金融支持到购房门槛调整,从住房品质提升到专项债扩容,都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此次国常会部署也标志着房地产调控将进入实际上的攻坚期,通过制度破立衔接、存量增量统筹、需求供给协同的三维发力,政策效应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加速显现。中央重磅发声开启了 2025 年下半年救楼市的新局面。普通购房者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、购房需求和长远规划,做出合理的购房决策。在购房过程中,要充分利用政策优惠,谨慎选择房源和开发商,以实现自己的住房目标,并保障自身的利益。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,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下半年逐步回稳,但不同城市、不同区域的市场表现仍会存在差异,购房者需保持理性和冷静,建立 “政策跟踪 - 财务体检 - 房源比选” 决策流程,把握核心城区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机遇 。
华亿配资-华亿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广州股票配资平台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